来源:互联网新闻 时间:2019-04-18 08:46
陕西省果业局局长高武斌为此喜笑颜开,原以为高校只会做课题,想不到还能一揽子解决问题,免除了许多沟通成本。
学科整合改变了学术力量分散、无法对接大项目的“软肋”,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了高效优质的解决方案。5年来,研究中心集成创新,已承担了数十个科研项目,课题经费近千万元。这在人文社科领域,实属少见。
大学的产品是优秀学生
近来,胡晓云沉浸在喜悦之中。她所指导的学生在“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”中获得9个奖项。其中国家级2个,省级7个。
学生得奖,胡晓云比自己得奖还要兴奋。
当前高校科研至上,有的单纯追求论文数量,有的片面追求课题经费,而将教学、实践置于脑后,学生培养往往被忽视。胡晓云认为,高校不是纯粹的研究机构,科研必须为培养学生服务。
因为农业品牌研究,胡晓云经常南来北往深入各地调研,这种“行万里路”的研究让胡晓云触及到大量的现实问题,真切感受到现实需求。科研促进教学,她的教学言之有物,理论联系实际,广受学生欢迎。近年来有据可查的教学效果评估,胡晓云的成绩都是优良,无一例外。
她还将科研和实践结合,许多学生在她的课题中充当助手,大量的科研案例被她直接应用于教学。
今年的专业课,胡晓云就以“闽榕茶叶”为案例,指导学生进行创作。“闽榕茶叶”本是中心承担的研究课题,胡晓云早已对企业了如指掌。因此,指导起学生来得心应手。结果,学生们以“闽榕茶叶”为案例的创作,在“大广赛”中就夺得7个奖项。
这种科研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,对学生成长大有裨益。据了解,近年来,在国内外各种专业比赛中,胡晓云指导学生已获得100多个奖项。硕士生翁泽益是杭州人,原来对农业一无所知,因为参与农业品牌研究,不仅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受到训练,而且对农业品牌产生浓厚的兴趣。毕业才两年,他的作品就获得了“华文广告十杰青年”的荣誉。
从科研到教学、实践,围绕着学生培养这一核心,中心发挥了独具特色的润滑作用,在三者互动和良性循环中,从政府、社会、企业、高校到学科、学生,都从中受益匪浅。
但作为集成创新的践行者,品牌研究中心的进一步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制约。
“任何一个交叉学科的诞生,必然有其综合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。农业品牌化不仅事关‘三农’发展,而且事关中国自主品牌建设,事关‘国家形象’,”胡晓云大声呼吁,给新兴学科,给集成创新多一点阳光,多一点雨露! (记者叶辉 严红枫)